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外国友人来学习中医 “实实在在,治病救人”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9日 09:07 来源:新快报 撰稿人:赵志友 熊颖婕 点击次数:

图为用石膏仿制的针灸铜人。针灸铜人为中国古代医学家王惟一所制造的供针灸教学用、青铜浇铸而成的人体经络腧穴模型。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是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收藏于博物馆内的医药文物十二时辰药瓶,药瓶上有代表时辰与生肖的图画,既可作为识别号码,又可以方便按时服药,还是美观的装饰品,反映了一定的时间医学观念。

清代象牙雕卧美人连床像,是给女性看病用的辅助检查工具。古人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女性患者不便与男性医者接触,有人就发明了这个卧美人雕像,女患者哪个部位不舒服,就指着牙雕上对应的部位,医者便明白了。

中医为什么是科学的?我们会向听众解释,我们会进社区、进校园,到社会上为广大民众科普,整个中医界也都在为之努力。”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 张书河

“中药标本墙上存放着的600瓶液浸标本,理论上可以保存20到30年。”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标本墙有的标本已经保存有十多年了,但是颜色如新,这些液浸标本的保存效果让许多国外教授吃惊不已。

不过,标本存放一定时间后,色素会脱落,而含色素多的药材更容易脱色,比如红色和紫色的植物标本就特别难保存,医药专家会对变质的标本进行更换。据了解,一瓶标本液体的重量近20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清扫标本墙和更换墙中标本时,需要使用升降梯才能完成操作。

制作标本药水配方保密

副馆长张书河告诉记者,博物馆中的标本有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植物标本又分为液浸标本、腊叶标本、饮片标本和原药材标本,标本墙上的就是典型的液浸标本。张书河说,制作液浸标本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制作。

“液浸标本由特制的液体浸泡,制作标本时要经过褪色,镁离子置换还原颜色,在药水中固定植物的形态等步骤。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药水的配方是最难的部分,根据不同的植物配制不同的比例,而这个配方则是保密的。”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制作配方时,他说:“连我都不知道,只有制作当事人才知道。”

在中医药博物馆,人们不仅能了解中医药发展的脉络,还能学到一些有用的知识。博物馆里有一个药材真假辨别专区,教观众如何辨别各种假药材。张书河说,由于假冒中药利润大,鹿茸、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有很多人造假,所以普通民众最好选择到正规的药店购买中药,购买知名药厂的中药饮片。

张书河以人参年龄举例对记者介绍,“人参的芦上长芦碗,通常一年长一个,芦碗密集程度越高,人参的年龄越长。有的无良商家会把几个芦头用小竹签接在一起,再用胶水粘起来,伪造人参的年龄,用放大镜观察它的接口,就可以辨出真假。”

中医药其实就在身边

记者参观时还注意到,在博物馆的葛洪展柜中陈列着一本名叫《肘后备急方》的医书,书中写“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就是在这段话的提示之下,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用乙醚提取青蒿有效成分,解决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并成功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今年10月,屠呦呦凭借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很多人眼中,中医药十分神秘,但张书河告诉记者,其实中医药就在我们身边,最普通的葱、姜、蒜也是一味药,人们在炒菜时加入可以起到祛风散寒的效果。他说:“我希望能唤起大家对于身边的中草药的关注,身边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也许就是一种治病救人的药物。”

近年来,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张书河告诉记者,中医药文化受到许多国外友人的欢迎,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学习,甚至有一些来自欧美的留学生学习中医并达到令人惊叹的水平。

而博物馆的参观对象,除了广东本地人士之外,主要是来自中国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的游客,“因为我们与这些地区交往更密切。”张书河说,现下孔子学院也在推行中医药孔子学院,“相比起艺术文化类的课程,中华文化中的中医更实实在在,可以治病救人,也更有说服力”。

据了解,经常会有一些外国参观团来中医药博物馆参观,去年12月13日,泰国皇家研究院代表团在院长Santhad Rojanasoonthon教授带领下参观了博物馆。今年7月3日,科摩罗驻华大使马哈茂德·阿布德(Mahmoud Aboud)也来博物馆参观,据报道,当时阿布德先生一进入博物馆,就被中庭的液浸标本深深吸引,他很想知道岭南地区的一些中药材是不是在非洲也能够找到。参观针灸铜人的时候,阿布德先生驻足良久,对我国的针灸疗法非常感兴趣。

中医并非经验之谈

尽管中医药在国外受到不少欢迎,但中医药科学与否在国内社会和学界都有一些争论,不少人认为中医只是“伪科学”。

面对这种质疑,副馆长张书河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如果严格按照西方对于科学的定义,中医确实不叫科学,但这不代表中医是错误的,现代医学和临床效果可以反证中医理论的正确性。”

他告诉记者,现代医学已经渐渐从质疑到证明一些中医理论的正确性,比如《黄帝内经》中认为“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人在链霉素中毒时,除了肾损害还会导致耳聋,而国内外学者们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不少研究后,表明中医“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有其内在基础。

对于中医只是经验之谈,张书河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说中医能治病是因为一定的概率,但其实并非如此,中医的理论依据是经过严格缜密的逻辑分析得出来的结论,只是在对症下药时,也涉及到医生的治病经验。”

他告诉记者,博物馆的作用之一就是为大众科普中医药知识,通过开设讲座和展览推广一些中药的科学知识。“中医为什么是科学的?我们会向听众解释,我们会进社区、进校园,到社会上为广大民众科普,整个中医界也都在为之努力。”张书河说道。

出处:http://www.ycwb.com/ePaper/xkb/html/2015-12/08/content_864579.htm?div=-1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