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文汇报:何秉儒 望帶傳統中醫返台惠民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09:25 来源:香港文汇报 撰稿人:胡若璋 点击次数:

■主治兒科傷寒的何秉儒以耐心專業的服務贏得不少回頭客。圖為何秉儒在接診。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主治兒科傷寒的何秉儒以耐心專業的服務贏得不少回頭客。圖為何秉儒在接診。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台青大陸勤習中醫 細緻追蹤獲回頭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 深圳報道)台灣青年何秉儒在廣東學習、從事中醫工作17年,普通話流利,粵語純正,使得他在中醫館的診療全無障礙。畢業初期,他想回台灣卻因為大陸醫學學歷不被台灣當局承認而無奈擱淺。如今,他以耐心專業的服務贏得不少回頭客。不過,何秉儒仍藏有心願,「想把在大陸所學的純正中醫帶回台灣,普惠民眾」。

傍晚六點半,何秉儒終於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專治「兒科傷寒」的何秉儒,在深圳一家大型社區廣場寫字樓的中醫館工作。他說,自己已在此館工作3年,對於每一個患者的初始病因和發展,他都會前後追蹤,對患者的整體狀態有全方位的了解。何秉儒說,「這裡確實不存在醫患矛盾」。

定居深圳 日入逾二千元

來中醫館看診,單診費150元(人民幣,下同)一位,八成診費歸醫生,何秉儒每日接診20個患者,已經能較好地保障一家人的生活。何秉儒並不否定,如今在深圳工作和生活都比較樂觀,有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感覺,反觀台灣老家花蓮,城市發展停滯不前,交通困擾也越來越明顯。

閒暇時候,他望着窗外燈火輝煌的深圳。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最能反映何秉儒眼中的兩岸發展境遇。

回憶在陸學醫的初衷,何秉儒說,父親曾被糖尿病症困擾,自己心臟也有問題,在台灣求醫時,一位民間中醫向他父母建議,讓他去學醫。自此,「去大陸學最傳統的中醫學」,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何秉儒說,到大陸讀書不難,只是當時要用美金交學費,2,500元美金一學期,較大陸學生貴了許多。不過,隨着港澳台生數量增加,學校逐漸調整了政策,何秉儒記得,大四時所交學費和大陸學生一致。

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政策福利。但是很快,他又面臨另一個政策考驗。

大二學期結束後,台當局仍然不認可大陸醫學學歷,何秉儒意識到,未來一段時間,自己可能要留在大陸發展,要在這麼大的市場裡競爭,沒有過硬的專業是不行的。

留陸工作 手抄古籍增值

為了自我增值,何秉儒下了一番苦功,他表示,「買不起太多書,一本一本的在圖書館抄寫」,碩士三年,何秉儒抄寫了一百多本中醫古籍。採訪間隙,他隨手在自己的診室翻出一本手抄本古籍,無論是裝訂、編排還是內頁的書寫,都非常精細、嚴謹。

碩士課程結束,學歷認證問題仍未解決,何秉儒在老師姚梅嶺的推介下,前往江西中醫藥大學,兼顧教課、出診、做研究。仔細分析了台生在大陸的前景後,何秉儒最終決定留下來。至今,他已經可以獨立出診,並獲得了一方民眾的認可和信賴。

■何秉儒手抄的中醫古籍。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何秉儒手抄的中醫古籍。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胡若璋 深圳報道)記掛父母的何秉儒仍想回台,希望把優良的中醫服務帶回台灣。

何秉儒回憶,身邊親友多信賴西醫,惟養生、西醫醫治無效時才嘗試中醫,他認為,這是台灣中醫醫療資源和從業者的缺乏導致的。 大陸中醫市場廣闊,不僅行業資源多,病例也相對充分。何秉儒用自己的真材實學幫助了患者,屢感欣慰之餘,工作成就感油然而生。

精湛的醫術和醫德,讓他不再有「年少中醫冷板凳」的顧慮。如今擁有一大批穩定的「回頭客」的他,職業信心十足。

求學、工作一路走來,大陸惠台政策陸續出台,真切實在的福利讓他深感幸運。反觀台灣當局,施政陷於泥沼。何秉儒認為,台灣的政黨把心思都放在自身的利益博弈上,對於民眾的呼聲,日常則無暇關心。而大陸不斷加大力度和台灣民眾分享發展機遇,不僅給在大陸求學的台灣青年提供學習、創業、就業與生活的同等待遇,對有志來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也有更多清晰、貼心的指引。

链接: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5/10/TW1805100001.htm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5/10/TW1805100002.htm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