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南方都市报:针灸大师许能贵:以己建模扎千万针治中风 残障率减半拿国奖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3日 09:30 来源:南方都市报 • 南都健康联盟 撰稿人: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彭彤 郑纬浩 通讯员孟楠 点击次数:

针灸大师许能贵:以己建模扎千万针治中风 残障率减半拿国奖


岭南中医药如何守正创新?南方都市报邀请中医药名家大师阐释他们眼中的中医药“守正创新”之道,以助力新时代广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实现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的跨越。第三期南都专访了针灸大师、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教授许能贵先生。



针灸大师,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教授许能贵。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


许能贵,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原副校长、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联合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主持研究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

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主持研究的教学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大师高光

研究针灸治疗中风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许能贵团队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


许能贵停好车,跟门口的保安大声打招呼。“小伙子,回安徽了没有?”声音大得整一层楼都能听到,“我声音大吧,给几百人上课,我都不用话筒”。

他朝教学楼里走,步子略微趔趄、磕绊,但并不妨碍他走得快。昂着头,挥着右手,他就这样带着中风后遗症,微微磕绊地走了很多年。

许能贵,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教授,也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省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这个中医科研人,和中风打了近30年的交道,却在6年前意外中风。他不信自己“这辈子只能卧床等死”,凭着给自己扎下的成千上万针,他重新回到了科研一线,“我得用我的故事给病人希望。告诉他们,针灸能治疗中风”。

在今年1月10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许能贵带领团队研发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全国范围竞争激烈的科研项目中,中医药争得了难能可贵的一席。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学校奖励他和团队100万元人民币,许能贵最终全部捐献给学校教育基金会,用于抗疫科研工作。

一辈子做中医,一辈子研究针灸,许能贵守得住正,创得了新,“正要传承,新更要发扬,我研究了一辈子中医,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和高光”。


名医成长

赤脚医生一根针,让他和针灸结了缘


许能贵继续往前走,这里是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也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挂牌成立,许能贵带着自己的团队,从一穷二白做到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我是1964年生,在安徽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学习拔尖,但是性格也耿直得很,咬定的事就一定要做。”上世纪六十年代家家都穷,邻居给他一碗辣椒酱,告诉他一口喝下去就把碗送给他。许能贵抢过碗,几口喝光,拿着碗高高兴兴回家去了。结果被爸妈痛揍一顿,还得把碗送回去,“那个时候,性格就是这么硬、这么直”。

小时候,许能贵和小伙伴抓泥鳅、逮黄鳝,田地里光着身子跑。安徽农村蚊子多,一不留神许能贵就染上了疟疾。“没什么好药,就吃奎宁。结果就是发高烧,身体打摆子,实在难受。”好在村里的赤脚医生懂针灸,一根针一把草,许能贵的疟疾好了。

“这东西太神奇,不用吃药,几针下去人也不打摆了。”这就是针灸和许能贵的初次之交。

凭借着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儿,他一路猛学,1983年报考了如今的安徽中医药大学学习针灸。“全年级150多个人,我的成绩基本上是前三名左右。那个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学习,就是拼命。”在求学期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中的12经脉的循行原文,许能贵可以倒背如流,默写一个字也错不了,“后来在经络腧穴学考试中老师给了我99.5分,只是因为一个标点符号错了”。

他就这样一路认准了中医,一路往针灸的路上钻。1998年,许能贵准备攻读博士,“当时安徽没有博士点,上海医科大学的曹小定教授和广州的靳瑞教授都同意招收我为博士,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广东”。


许能贵教授和团队的科研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名医成长

“广东培养了我,我不负广中医”


上世纪90年代广东正值改革开放,广东的中医根基和文化土壤十分优渥,许能贵便在广东扎下根来,“整个中医药的舞台在广东特别大。首先,中医药文化在民间氛围很浓。其次,就是老百姓的认同感很强。我走遍全国的很多省市,整个临床中医,全国没有哪一个地方可以和广东比。所以说搞中医在广东能搞好,这是肯定的”。

“但刚开始来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还是把我吓了一跳。”许能贵讲道,初到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做针灸科研时,发现这里的实验室环境还是相对简陋,并没有什么高精尖的研发仪器。

“就带领团队,从一穷二白开始搞,连墙都自己刷。”他还想出了“打游击战”的主意,兄弟院校之间哪里听说有好器材、好装备,他们就跟着过去,东家用用西家看看,同时逐步增加自己的科研力量和设备补充,一步一步将自己的研究中心发展成全国最好的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许能贵直言,走到这一步,自己问心无愧,“咬定青山不放松。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是把我作为人才引进来的,我不负广中医,也不负广东这个大平台对我的培养。所以有这种信念,坚持到底,我带领着团队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到今天”。


许能贵教授带领学生做实验。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


守正创新

研究中风的人中招了,拿自己建模


谁说中医研究进不了实验室?许能贵不信这个邪。如今的研究中心成了他的骄傲,位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五楼,这个研究中心的三十多人的团队,拥有着全国针灸研究的顶级设备。

“这一台双光子显微镜,就是我们的看家设备。也是全国唯一一台用于针灸研究的双光子显微镜。”一台显微镜下进行试验操作,旁边的屏幕实时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通俗来说,针灸到底对大脑神经有什么功效?通过这一台双光子显微镜,小鼠大脑内神经细胞的实时动态,就可以得到一个准确的探测,“我们运用基因技术,对神经细胞进行染色。真正把双光子用在针灸上,观测针灸情况下小鼠颅内神经细胞的反应”。

在科研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许能贵全身心扑在了针灸上,并未预料到即将发生的意外,“就在2015年的1月1日,我这个研究了中风一辈子的人,竟然中风了”。

许能贵的这场意外太突然,此前他的身体并无任何不适。妻子和女儿正巧都不在家,他一点点昏迷,最终倒在了一旁。直到妻子打来电话,朋友和同事将他送往医院,遗憾的是,许能贵错过了中风治疗的“黄金六小时”。

“当时珠江医院的医生判断,我是大面积脑梗塞,估计这一辈子就在轮椅上站不起来了。”难道自己的科研就此止步?难道接下来的几十年,就这样在轮椅上度过一生?难道其他和我一样的中风病人,就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了?许能贵不甘心,他要给自己建一个“模”。

“以前做针灸实验,都是给小鼠建模,从而完成实验和研究。如今我自己患有中风,我想在自己身上试一试,建个模。”他自己不能动,就把学生叫来,往自己身上扎针。他通过自己的病情为自己制定诊疗方案,一只手臂扎下了成千上万针,日日扎针,日日巩固,“说实在,不好受,但是真的见效了”。

渐渐地,许能贵的语言功能恢复了,运动功能也恢复了80%左右。5个月后,许能贵出院,第二天就出差前往北京参加科技攻关课题答辩,不畏路途的奔波与劳顿,一如既往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现在他给自己定下日行一万步的目标,“针灸治疗中风到底怎样?如今所有的酸甜苦辣我都算尝过了。中风是不是只能在床上等死?不是这回事。我要通过我自己的例子告诉所有患者,针灸能治疗中风”。


许能贵教授与其学生解析小鼠大脑内神经细胞。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


守正创新

中风残障率降至17.9%,“针灸能治疗中风


为了这句“针灸能治疗中风”,许能贵花了一辈子的功夫。

中风,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它的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现代西医认为中风一旦发病,能把生命保住就已是很好,对它的残障率(即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等)缺少有效的治疗办法,恰恰中医在此方面是强项。

许能贵介绍,通过中医现有的康复理论指导,结合团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方法,可以使中风病的残障率从国际通用的40%,降至17.9%,“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

许能贵直言,通过这个指标,第一个作用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第二个作用是,它节省了很多医疗费用,同时缩短病人住院天数等,“给社会和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实实在在给老百姓帮助。”

今年1月10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许能贵带领团队研发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接下来,他还想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再向前走。

“回忆起来,那就是我人生的高光时刻。我自己觉得没有辜负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没有辜负学校对我的培养。我为中医针灸付出一辈子的努力,也在所不辞。”

————对话大师————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教授许能贵。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

 

中医要想国际化,必须先现代化、标准化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您觉得中医这个博大精深的宝库里,什么是“正”,应该怎么去“守”;什么是新,应该怎样去“创”?

许能贵:所谓的正就是传统,是中医最精华的部分,是不能够丢弃的。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但它的技术又是用润物无声的。如何守正,怎样创新,我认为还需要有一种创新思维。

如今现代化社会,中医的相关理论是否都能适应?经济有变化,社会有变化,医学模式和医疗水平也会有变化,所以说我们要给予大胆的创新。

但这种创新不是瞎创新,也不是乱创新,是必须要守本守初心来进行创新。创新一定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中医的创新。

南都在您看来,5-10年后我们的中医药事业会发展到一个什么阶段?实现这样的蓝图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

许能贵:古代中医有它的时代局限性,也有它的科学性。现代科学还尚未能解释中医时,不可妄言中医不科学。我认为应该这样说,其实它的理论体系和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不太一样。

因此,我们要把中医的古典理论体系,用生命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让老百姓都能够听懂,这是新时代中医要做的工作。中医现代化、科学化还有很重要的路径要走。

中医药未来的发展,你要想国际化,必须要先现代化、标准化。就是一定要把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把中医药治病的这种机制阐述清楚,把针灸治疗中风的这种机制,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等等的整个分期治疗,阐述清晰了,也就是国际上能够接受的了。所以说,我们整个针灸科学化,中医药科学化,未来还能够向前迈出很大的一步。

大师妙方:神补最重要 顺其自然少焦虑

在谈及养生之道时,许能贵教授总结其实养生只是一个道,就是一种基本的道理,大道至简。养生之术也是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所以说,我从来不跟人家讲养生之术,我只是跟人家讲养生之道,把大的原则把握好,再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养生的科学理念。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就是一切都是要快乐,一定要顺其自然,不要焦虑,不要烦恼,只要天天开心快乐,你就很少会得病。我向来只叫人家学会快乐地生活,自由地生活,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在道德的约束下,想干什么干什么,达到一种精神的和谐。


链接: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01010370085.html?layer=2&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王道斌 马建忠

文字:南都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彭彤 郑纬浩 通讯员孟楠

视频:南都记者 吴佳琳

摄影:南都记者 吴佳琳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麦晓婷

编辑:游曼妮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