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新闻动态

中国中医药报:用一株小草, 去书写“世界大同”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7日 10:5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撰稿人:徐婧 点击次数:

1972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课题组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50年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振奋、骄傲”的心情弥漫在中医药行业内。

读到贺信,已近92岁的屠呦呦表达了自己的激动心情,她说:“50年前,历史的机缘让我和同事们有幸参与了抗疟药物的研发,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疟疾中的一小步,也是中医药献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在举国 体制模式下,正是有了科研团队对抗疟使命的责任与担当,才有了团结协作,才有了创新发展,才使得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

问世50年,贺信表彰青蒿素重要贡献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又一次表彰了青蒿素为世界人民健康作出的重要贡献,是对广大中医药人的鼓励和鞭策。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医药科学研究守正创新的成功典范,也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说。

看到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国医大师孙光荣难掩激动心情,他表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像研究青蒿素那样奋力发掘、研究、提升、应用,以造福全人类。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曾经,人们谈‘疟’色变,自20世纪70年代青蒿素问世以来,所治愈的疟疾患者不计其数。青蒿素类抗疟药,成为疟疾肆虐地区的救命药。”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青蒿研究中心主任宋健平对青蒿素问世50周年感慨万千,他回忆起自己在非洲岛国科摩罗用复方青蒿素清除疟疾的经历。

宋健平表示,科摩罗曾是世界上疟疾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而“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使科摩罗在2014年实现了疟疾零死亡。如今,“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走出科摩罗,在肯尼亚、马拉维等非洲国家逐渐推广,深得民心,连四五岁的孩子们都能用中文向为他们带来“东方神药”的中国朋友们问好。

曾参加国家“523”项目、今年86岁的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教授李国桥已经在抗疟前线坚守了50余年,曾深入东南亚、非洲等地抗疟的他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让我们青蒿素科研工作者备受鼓舞。我一辈子都在从事青蒿素的研究工作。作为医生,我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作为科学家,我的职责是攻克科学难关;作为共产党员,我时刻关注那些生活在贫困和疾病痛苦中的人们。几十年前,党组织交付给我的任务,我已经将之延伸到世界各地了。抗疟,就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正如屠呦呦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所发表的演讲里总结的:“青蒿素是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

精神闪耀,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

数十年来,青蒿素、双氢青蒿素、复方蒿甲醚、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在抗疟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走出国门,最终影响了世界。

“青蒿素是举国 体制的结果,在全球疟疾防治的战场上,个体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有组织有目标的大团队作战才能逐步战胜疟疾。”屠呦呦说,荣誉,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

“青蒿素的发现,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医药在国际医疗健康领域中的一项原创,更折射出一代中国科研人员的精神风貌,那就是他们对于国家任务的责任与担当。”屠呦呦的同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廖福龙说,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总结成“青蒿素精神”:胸怀祖国、敢于担当,团结协作、传承创新,情系苍生、淡泊名利,增强自信、勇攀高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青蒿素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龙会认为,践行“青蒿素精神”就是要牢记使命和勇于担当。在科研工作中,一方面要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围绕临床重大问题去攻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重要的、基础的生命科学问题,打破思维禁锢,借助新兴的技术,为原始理论创新和创新药的研发打好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科研要学习青蒿素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必须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结合、创新。”国医大师孙光荣说。

正在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奋战的张伯礼表示,“青蒿素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面对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我们要传承和发扬“青蒿素精神”,为争取抗击疫情的胜利作出中医药贡献。

使命在肩,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近年来,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所反弹,疟疾依然对世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挑战,在青蒿素发现50年之际,我呼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筹划下,进一步开展好国际抗疟协作研究,更好地整合好全球抗疫资源和力量,为消除全球疟疾,有效防治突发流行性疾病,让我们共同努力。”屠呦呦说,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从未停止。近两年来,新冠病毒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世界正面临共同的挑战。作为医药工作者,防控传染病,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杨龙会表示,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的这段话为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面对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青蒿素精神”将成为激励中医药人不断攻坚克难、勇攀医学高峰、携手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生力量。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校长王伟说,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展示了中国胸怀天下的崇高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为青蒿素发明单位之一,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坚持疟疾防治研究50余年,通过派出专业团队前往亚非疟疾流行国家,建中国-科摩罗疟疾防治中心、中国-巴新中医药中心、中国-多哥中医药中心、中国-马拉维中医药中心等6个海外中心,为当地培养了多支专业化抗疟队伍,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力量。我们将继续深化全球青蒿素灭疟的应用与方案推广,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青蒿素防治疟疾策略及综合应用研发,助力中医药走向全球,服务人类健康。

宋健平表示,习近平主席为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指明方向,青蒿素抗疟事业在党的方针指导下,将继续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助力全球亿万疟疾患者受益。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造福人类健康。

“医疗保健与防治传染病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主观与客观相互关联的重要问题,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当前和未来人类必然也必须共同承担的使命。”孙光荣说。

“在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形势下,我们深感重大传染病会给人类带来多么严重的伤害和困扰。同时,我们也见证了传统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独特功效。我们仍然面临着重大的卫生安全挑战,我们会进一步关注研究新冠肺炎和疟疾等重大传染病,中医药人愿意为此作出不断的努力和贡献。”廖福龙说。


链接:http://paper.cntcm.com.cn/bz/html/content.html?date=2022-04-27&pageIndex=2&cid=1&articleId=VuDtaIABNjok0KNrr1UT&articleIndex=2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