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我校投身中医药强省建设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00:00 来源: 撰稿人: 点击次数:

日前,在推进中医药强省大会上,我校荣获多项荣誉,王省良校长还作为5个单位代表之一发言。何以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校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题词勉励师生"为把广东建成中医中药强省而努力奋斗"至今,坚持在中医药强省建设"教育基础、产业龙头、创新核心、医疗示范、文化引领"作用,各项相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医药教育继续首屈一指

全省启动中医药强省建设以来,我校坚持"学校为学生而办"的理念,在大学城建成新校区并将学校主体搬入了大学城,创立了"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随之拉开了新时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序幕。6年来,我校充分发挥全国同类院校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全、留学生人数最多等办学优势,积极打造优质人才培养体系,先后被教育部指定为全国首批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首批师承学位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全科医学(中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由18个增至46个、涉及学科门类由2个增至4个、涉及一级学科由4个增至8个,博士点也由15个增至19个,研究生和对外留学生的人数继续保持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接受教育部本科评估结果再次优秀,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国家级成果,蝉联全国唯一中医学优秀博士后流动站,入选全省唯一教育类"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国家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累计招收全日制学生2.5万人,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其中80%在省内就业,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屡获殊荣,其中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术作品创新大赛的总分连续5年排名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还通过成教培养了医护人员3.5万多名,通过非学历教育培训了中医师近1万名。同时,新增一、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各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则由7个增至25个,成为了全国拥有中医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2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成为了广东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3所高校之一。

中医药科技创新稳居核心

科研创新是学校体水平、上层次的发动机。我校投身中医药强省近6年来,充分发挥复方青蒿素防治疟疾、艾滋病防治、中医药干预SRAS、脾胃学说研究、骨关节疑难病防治、南药资源开发等学术领域的传统优势,积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努力开展国内外联合攻关,加速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建成了以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医药发展学术论坛——珠江论坛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十一五"期间新增纵向科研30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0多项,实现了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五项零的突破,与北中医合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许能贵教授率领团队多年研究针灸作用机制,继全国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之后成为了我校第二个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符林春教授率领团队与法国名校合作研制艾滋病的治疗疫苗取得积极进展,自主研发的"艾可清"胶囊获准在南非开展临床研究;李国强教授率领团队创制的抗疟疾药物被温家宝总理作为国礼赠送非洲国家,入选科技部等8部委联合评选的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被柬埔寨授予了金质骑士勋章。

中医医疗服务成为标兵

我校一直是全国中医医疗服务的排头兵。启动中医药强省以来,我校着力打造具有辐射示范作用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体系,直属附属医院的床位总数、医疗用房面积、医疗设备总值都实现了大幅增长,拥有的国家重点专科由11个增至35个,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治未病"预防保健网,年门诊总量由500多万人次增至1000多万人次,介入突发公卫事件创下多个第一,医德医风和诊疗技术广受好评。其中,无偿救治的好军嫂韩素云和在抗"非典"中牺牲的护士长叶欣双双入选中央宣传部等11个单位联合评选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连续16年全国所有医院门诊总量第一,被遴选为我国投入最大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全国唯一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示范基地,还协助民营医院入选全国改革创新医院百强,被誉为现代医院发展的典范。非直属附属医院由5所增至21所,为区域卫生保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医药产业发展渐成龙头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最近6年来,我校依托全国率先建立的科技产业园和现代中药研发体系,先后与10个地市开展校市合作、与10多家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向近100家企业选派顾问专家,签订横向项目400多项、总额1.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10多项、开发新产品17种,转化国家Ⅰ类新药"粤特快"等一批中药新药,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与东莞市政府以新型机制合作创建"东莞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中医药数理工程研究院",已申请专利37项、授权专利13项,引进或孵化医药企业10家,吸引德润集团投资8.5亿元共建广东松山湖中医药健康科技园,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还指导规范种植中药20多万亩,年增产值数十亿元,为山区开辟致富新路,被科技部表彰为优秀单位。同时,我校还牵头组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并成为主任委员挂靠单位。

中医药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启动中医药强省建设近6年来,我校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牢牢固守中医药发展的根脉。校党委副书记孙晓生牵头在全国第一个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评定,被全国各省竞相模仿。承建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已经被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10多块牌子,并被网民选为广州市最受市民欢迎的十佳科普基地,成为了大学城参观旅游的热门景点。同时,与香港亚视、中央电视台等合办养生节目500多集,屡创收视新高;牵头主编"岭南中医药文库",备受业界关注;组织编写"通俗中医药丛书",被张德江同志赞为中医药强省建设重大成果。还在大学城校区基本建成以文化广场为中心、绿化校道为辐轴的中医药特色文化组群。2010年,又凝练出16个字的广中医精神,明确了全校的精神追求。

来源:校长办公室

撰稿人:尹明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987

大学城:020-39358233
三元里:020-36588233